时间驱动:使用单层全连接SNN识别MNIST

本教程作者:Yanqi-Chen

本节教程将介绍如何使用编码器与替代梯度方法训练一个最简单的MNIST分类网络。

从头搭建一个简单的SNN网络

在PyTorch中搭建神经网络时,我们可以简单地使用nn.Sequential将多个网络层堆叠得到一个前馈网络,输入数据将依序流经各个网络层得到输出。

MNIST数据集包含若干尺寸为\(28\times 28\)的8位灰度图像,总共有0~9共10个类别。以MNIST的分类为例,一个简单的单层ANN网络如下:

net = nn.Sequential(
    nn.Flatten(),
    nn.Linear(28 * 28, 10, bias=False),
    nn.Softmax()
    )

我们也可以用完全类似结构的SNN来进行分类任务。就这个网络而言,只需要先去掉所有的激活函数,再将神经元添加到原来激活函数的位置,这里我们选择的是LIF神经元:

net = nn.Sequential(
    nn.Flatten(),
    nn.Linear(28 * 28, 10, bias=False),
    neuron.LIFNode(tau=tau)
    )

其中膜电位衰减常数\(\tau\)需要通过参数tau设置。

训练SNN网络

首先指定好训练参数以及若干其他配置

device = input('输入运行的设备,例如“cpu”或“cuda:0”\n input device, e.g., "cpu" or "cuda:0": ')
dataset_dir = input('输入保存MNIST数据集的位置,例如“./”\n input root directory for saving MNIST dataset, e.g., "./": ')
batch_size = int(input('输入batch_size,例如“64”\n input batch_size, e.g., "64": '))
learning_rate = float(input('输入学习率,例如“1e-3”\n input learning rate, e.g., "1e-3": '))
T = int(input('输入仿真时长,例如“100”\n input simulating steps, e.g., "100": '))
tau = float(input('输入LIF神经元的时间常数tau,例如“100.0”\n input membrane time constant, tau, for LIF neurons, e.g., "100.0": '))
train_epoch = int(input('输入训练轮数,即遍历训练集的次数,例如“100”\n input training epochs, e.g., "100": '))
log_dir = input('输入保存tensorboard日志文件的位置,例如“./”\n input root directory for saving tensorboard logs, e.g., "./": ')

优化器使用Adam,以及使用泊松编码器,在每次输入图片时进行脉冲编码

# 使用Adam优化器
optimizer = torch.optim.Adam(net.parameters(), lr=learning_rate)
# 使用泊松编码器
encoder = encoding.PoissonEncoder()

训练代码的编写需要遵循以下三个要点:

  1. 脉冲神经元的输出是二值的,而直接将单次运行的结果用于分类极易受到干扰。因此一般认为脉冲网络的输出是输出层一段时间内的发放频率(或称发放率),发放率的高低表示该类别的响应大小。因此网络需要运行一段时间,即使用T个时刻后的平均发放率作为分类依据。

  2. 我们希望的理想结果是除了正确的神经元以最高频率发放,其他神经元保持静默。常常采用交叉熵损失或者MSE损失,这里我们使用实际效果更好的MSE损失。

  3. 每次网络仿真结束后,需要重置网络状态

结合以上三点,得到训练循环的代码如下:

for img, label in train_data_loader:
    img = img.to(device)
    label = label.to(device)
    label_one_hot = F.one_hot(label, 10).float()

    optimizer.zero_grad()

    # 运行T个时长,out_spikes_counter是shape=[batch_size, 10]的tensor
    # 记录整个仿真时长内,输出层的10个神经元的脉冲发放次数
    for t in range(T):
        if t == 0:
            out_spikes_counter = net(encoder(img).float())
        else:
            out_spikes_counter += net(encoder(img).float())

    # out_spikes_counter / T 得到输出层10个神经元在仿真时长内的脉冲发放频率
    out_spikes_counter_frequency = out_spikes_counter / T

    # 损失函数为输出层神经元的脉冲发放频率,与真实类别的MSE
    # 这样的损失函数会使,当类别i输入时,输出层中第i个神经元的脉冲发放频率趋近1,而其他神经元的脉冲发放频率趋近0
    loss = F.mse_loss(out_spikes_counter_frequency, label_one_hot)
    loss.backward()
    optimizer.step()
    # 优化一次参数后,需要重置网络的状态,因为SNN的神经元是有“记忆”的
    functional.reset_net(net)

完整的代码位于clock_driven.examples.lif_fc_mnist.py,在代码中我们还使用了Tensorboard来保存训练日志。可以直接在Python命令行运行它:

>>> import spikingjelly.clock_driven.examples.lif_fc_mnist as lif_fc_mnist
>>> lif_fc_mnist.main()

需要注意的是,训练这样的SNN,所需显存数量与仿真时长 T 线性相关,更长的 T 相当于使用更小的仿真步长,训练更为“精细”,但训练效果不一定更好。T 太大时,SNN在时间上展开后会变成一个非常深的网络,这将导致梯度的传递容易衰减或爆炸。

另外由于我们使用了泊松编码器,因此需要较大的 T

训练结果

tau=2.0,T=100,batch_size=128,lr=1e-3,训练100个Epoch后,将会输出四个npy文件。测试集上的最高正确率为92.5%,通过matplotlib可视化得到的正确率曲线如下

../_images/acc.svg

选取测试集中第一张图片:

../_images/input.png

用训好的模型进行分类,得到分类结果

Firing rate: [[0. 0. 0. 0. 0. 0. 0. 1. 0. 0.]]

通过visualizing模块中的函数可视化得到输出层的电压以及脉冲如下图所示

../_images/1d_spikes.svg ../_images/2d_heatmap.svg

可以看到除了正确类别对应的神经元外,其它神经元均未发放任何脉冲。完整的训练代码可见 clock_driven/examples/lif_fc_mnist.py